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
【解析】甲公司銷售電梯與提供返修檢驗服務二者高度關聯不可明確區分,故二者共同構成一項單項履約義務,在安裝檢驗調試工作結束時確認收入。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如何識別合同中的單項履約義務。主要包括兩種情形:
1.企業向客戶轉讓可明確區分商品(或商品或服務的組合)的承諾;
企業向客戶承諾的商品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作為可明確區分商品:
(1)客戶能夠從該商品本身或者從該商品與其他易于獲得的資源一起使用中受益;
(2)企業向客戶轉讓該商品的承諾與合同中其他承諾可單獨區分。
下列情形通常表明企業向客戶轉讓該商品的承諾與合同中的其他承諾不可明確區分:
a.企業需提供重大的服務以將該商品與合同中承諾的其他商品進行整合,形成合同約定的某個或某些組合產出轉讓給客戶。
b.該商品將對合同中承諾的其他商品予以重大修改或定制。
c.該商品與合同中承諾的其他商品具有高度關聯性(本題即按這個知識點進行判斷)。
2.一系列實質相同且轉讓模式相同的、可明確區分的商品。
2.【答案】a
【解析】固定資產入賬金額=400+20+10+2-16=416(萬元)。
會計分錄思路如下:
借:在建工程 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4
貸:銀行存款464
借:在建工程20
貸: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20
負荷聯合試車耗用原材料,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不需要轉出計入在建工程,會計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10
貸:原材料10
借:在建工程2
貸:應付職工薪酬2
借:庫存商品16
貸:在建工程16
年末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固定資產416
貸:在建工程416
【點評】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包括工程用物資成本、人工成本、交納的相關稅費、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以及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
企業的在建工程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因進行負荷聯合試車而形成的能對外銷售的產品,生產的產品如果還需要入庫,再做銷售處理,應當是:
在生產材料發生成本時:
借:在建工程
貸:原材料等(實際發生的成本)
生產的材料入庫結轉庫存商品時:
借:庫存商品(預計的售價)
貸:在建工程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實際收到的價款)
貸:庫存商品
固定資產(差額倒擠,若是資產未完工則調整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如果生產出來直接對外銷售的話,則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
貸: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答案】d
【解析】該批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賬價值=300+80+500×10%=430(萬元)。
【點評】甲公司收回材料后將用于生產非應稅消費品,所以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應該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如果收回材料后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則加工環節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應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借方。本題會計分錄思路如下:
借:委托加工物資 300
貸:原材料300
借:委托加工物資 130(80+50)
貸:應付賬款130
借:原材料43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2.8
應付賬款130
貸:委托加工物資430
銀行存款142.8
4.【答案】d
【解析】其他債權投資取得時發生的交易費用計入初始確認成本,本題分錄為:
借:其他債權投資——成本1000
應收利息40
貸:銀行存款970
其他債權投資——利息調整 70
【點評】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是考試中常見的考試內容,而其中取得金融資產時交易費用的處理,是常設置的考試陷阱。針對交易費用,處理總結如下:
(1)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取得時交易費用計入債權投資初始確認金額。
(2)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債務工具),取得時交易費用計入其他債權投資初始確認金額。
(3)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取得時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收益”。
(4)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取得時交易費用計入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初始確認金額。
5.【答案】c
【解析】2×18年12月31日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600-240=360(萬元),可收回金額為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二者孰高者,故本題可收回金額為305萬元,甲公司對該無形資產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360-305=55(萬元)。
【點評】無形資產通過比較期末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來考慮計提減值。
期末賬面價值=無形資產賬面成本-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可收回金額,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
期末,若無形資產賬面價值高于可收回金額,則按二者差額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若賬面價值低于可收回金額,則不計提減值準備,原來計提的減值準備不能轉回。
6.【答案】c
【解析】如果采用總額法核算且按直線法分攤該項政府補助,則2×18年末的遞延收益余額=200-20=180(萬元);凈額法下,該事項對甲公司2×18年度損益的影響金額=-(600-200)/5×6/12=-40(萬元)。
相關分錄為:
如果采用總額法核算:
2×18年4月25日:
借:銀行存款200
貸:遞延收益200
2×18年6月28日:
借:固定資產600
貸:銀行存款600
2×1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60
貸:累計折舊60(600/5×6/12)
借:遞延收益20(200/5×6/12)
貸:其他收益20
如果采用凈額法核算:
2×18年4月25日:
借:銀行存款200
貸:遞延收益200
2×18年6月28日:
借:固定資產600
貸:銀行存款600
借:遞延收益200
貸:固定資產200
2×1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40
貸:累計折舊40(400/5×6/12)
【點評】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企業收到貨幣性資產)
第一種情況:如果企業先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再確認所購建的長期資產。
(1)總額法
①企業收到補助資金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②在開始對相關資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時按照合理、系統的方法將遞延收益分期計入當期收益
借:遞延收益
貸:其他收益【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
營業外收入【與企業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
③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時和結束前被處置,尚未分攤的遞延收益余額,應當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資產處置收益(營業外支出 、資產處置損益),不再予以遞延。
(2)凈額法
①企業收到補助資金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②在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或預定用途時將遞延收益沖減資產賬面價值
借:遞延收益
貸: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
營業外支出【與企業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
企業對某項經濟業務,選擇總額法或凈額法后,應當對該業務一貫地運用該方法,不得隨意變更。
第二種情況:如果相關長期資產投入使用后企業再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總額法下應當在相關資產的剩余使用壽命內按照合理、系統的方法將遞延收益分期計入當期收益;凈額法下應當在取得補助時沖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并按照沖減后的賬面價值和相關資產的剩余使用壽命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
7.【答案】a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換入多項資產的,賬面價值模式下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占換入資產原賬面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進行分配;公允價值模式下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進行分配。
【點評】注意兩點:一是選擇賬面價值比例還是公允價值比例;二是比例的計算,是指換入單項資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占總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公允價值合計數的比例。
8.【答案】a
【解析】選項b,屬于會計估計變更;選項c,屬于本期發生的交易或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區別而采用新的政策,不屬于政策變更;選項d是對初次發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也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點評】常見的會計政策變更有:
(1)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資產從原規定不計提折舊改為計提折舊;
(2)壞賬核算從直接轉銷法改為備抵法;
(3)所得稅核算方法的變更;
(4)收入確認方法的變更;
(5)根據財政部《關于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準則有關問題的解答二》規定:企業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制度》而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預計凈殘值等所做的變更,應在首次執行的當期作為會計政策變更,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
(6)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改為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7)存貨發出計量方法的變更。
9.【答案】a
【解析】選項a,剩余股權在個別財務報表中需要判斷劃分為金融資產還是長期股權投資,若劃分為長期股權投資則不作處理,劃分為金融資產則按其在喪失控制權日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
【點評】母公司因處置部分股權投資或其他原因喪失了對原有子公司控制權的,應當區分個別財務報表和合并財務報表進行相關會計處理:
(1)個別財務報表。
①對于處置的股權:
借:銀行存款【收到的價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比例沖減賬面價值】
投資收益【差額】
②對于剩余股權,應當按其賬面價值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或按當日公允價值確認為金融資產。其中包括:
剩余股權對被投資單位能夠施加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確認長期股權投資,并按成本法轉權益法進行追溯調整;
剩余股權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確認金融資產。
(2)合并財務報表。
對于剩余股權,應當按照其在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
處置確認投資收益=(處置股權取得的對價+剩余股權公允價值)-原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凈資產×原持股比例-商譽±其他綜合收益×原持股比例±其他資本公積×原持股比例
10.【答案】b
【解析】選項a,如果捐贈人對捐贈資產設置了限制,則屬于限定性收入;選項c,當期為政府專項資金補助項目發生的所有費用均應計入業務活動成本;選項d,捐贈收入和會費收入一般均屬于非交換交易收入。
【點評】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特定業務中,捐贈收入的考頻指數較高。其中常考的角度包括:
(1)捐贈收入的確認,比如捐贈承諾、勞務捐贈等不予以確認;
(2)捐贈收入的計量,按是否有限定條件,區分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
(3)捐贈收入的期末結轉,期末按有無限定性,結轉至限定性凈資產或非限定性凈資產;
(4)限定性的解除處理,包括兩種情況,當年限定性捐贈收入的解除和跨年度限定性捐贈收入的限定性解除,要區分二者的處理。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bcd
【解析】選項a,土地使用權用于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筑物時,相關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不轉入在建工程成本,仍作為無形資產單獨核算。
【點評】土地使用權的處理。
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用于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筑物時,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筑物分別進行攤銷和提取折舊。
但下列情況除外:
(1)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用于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2)企業外購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價款應當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地上建筑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處理。
企業改變土地使用權的用途,停止自用土地使用權用于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時,應將其賬面價值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即土地使用權可能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可能作為無形資產核算,也可能作為投資性房地產核算,還可能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2.【答案】abd
【解析】選項a,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引起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減少,投資方需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選項b,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被投資單位其他綜合收益發生增減變動,投資方應按持股比例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選項c,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和實際發放股票股利,會導致投資方持有的被投資方股票數量增加,并不導致在被投資單位中應享有的權益增加,因此不會引起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增減變動;選項d,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時,投資方需按其持股比例確認相應份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點評】這里注意下在長期股權投資業務中對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的不同處理:
股票股利:
因為股票股利的發放是所有者權益內部變動,并不改變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總額,因此不管是成本法還是權益法,對于股票股利投資方均不進行賬務處理,只在實際收到時進行備查登記。
現金股利:
①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時需要區分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不同的處理。
成本法: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權益法: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權益法下分派現金股利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有影響。
②實際收到現金股利時,成本法和權益法的處理相同: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題目如果考查現金股利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影響,要注意看題中問的是宣告分派時還是實際收到時,不同的時點處理是不一樣的,注意區分。
3.【答案】bd
【解析】選項a,企業改變其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時,應當按照規定對所有受影響的相關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故可以將債權投資進行重分類;選項b,企業將“債權投資”重分類為“其他債權投資”的,應當按照該金融資產在重分類日的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原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選項d,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所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應當計入投資收益。
【點評】金融資產的重分類范圍:
(1)債務工具: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及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三者之間可以互相重分類,但不得隨意重分類。
(2)權益工具,不得重分類。
金融負債:企業對金融負債的分類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4.【答案】abd
【解析】選項c,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時,應當以該暫時性差異轉回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基礎計算確定。
【點評】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應以未來期間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未來期間內,企業無法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減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影響,使得與遞延所得稅資產相關的經濟利益無法實現的,該部分遞延所得稅資產不應確認;企業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其于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進而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則應以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5.【答案】acd
【解析】選項a,應按投資性房地產在轉換日的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減值準備等,分別轉入“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科目;選項c,差額應記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選項d,差額應貸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或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點評】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常見的考點是考查轉換時差額的處理,簡單來說:成本模式下,按賬面價值對應結轉,沒有差額;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轉非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非投資性房地產轉投資性房地產,貸方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借方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6.【答案】abd
【解析】甲公司債權賬面價值與取得抵債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1 600-1 200×1.16-280=-72(萬元),即應沖減信用減值損失,因此甲公司應確認的債務重組損失為0;
乙公司應確認的債務重組利得=
1 600-1 200×1.16=208(萬元);
甲公司取得的抵債資產入賬價值=1 200+10=1 210(萬元)。
【點評】會計分錄如下:
甲公司:
借:庫存商品1 2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93
壞賬準備 280
貸:應收賬款 1 600
信用減值損失72
銀行存款11
乙公司:
借:應付賬款1 6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 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92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 208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0
貸:庫存商品 800
7.【答案】bcd
【解析】選項a,是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需要抵銷的事項。
【點評】編制合并利潤表時需要進行抵銷處理的項目主要有:
(1)內部營業收入和內部營業成本項目;
(2)內部銷售商品形成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項目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
(3)內部銷售商品形成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項目計提額或攤銷額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
(4)內部應收款項計提的壞賬準備以及內部銷售商品形成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
(5)內部投資收益項目,包括內部利息收入與利息支出項目、內部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項目等。
8.【答案】bc
【解析】2×20年初,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3 100(萬元),計稅基礎=3 000-3 000/20=2 850(萬元),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3 100-2 850)×25%=62.5(萬元);2×20年末,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2 980(萬元),計稅基礎=3 000-3 000/20×2=2 7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2 980-2 700)×25%=70(萬元),2×20年末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7.5萬元。
【點評】會計上對投資性房地產按公允價值計量,因此賬面價值就按當時的公允價值確定;稅法不認可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因此計稅基礎=賬面余額-稅法認可折舊。
9.【答案】ac
【解析】選項a,計入財務費用;選項b,出現減值跡象時,按照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的可變現凈值,小于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存貨成本之間的差額,計入資產減值損失;選項c,計入財務費用;選項d,對于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固定資產,已在交易日按照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應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不產生匯兌差額。
【點評】外幣非貨幣性項目資產負債表日及結算日的會計處理:
①對于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已在交易發生日按當日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應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不產生匯兌差額。
②對于以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的存貨,在以外幣購入存貨并且該存貨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可變現凈值以外幣反映的情況下,確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價值時應當考慮匯率變動的影響。即先將可變現凈值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存貨成本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該項存貨的期末價值。
③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期末公允價值以外幣反映的,應當先將該外幣金額按照公允價值確定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屬于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差額列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屬于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則列入“其他綜合收益”。
10.【答案】abd
【解析】預算會計要素包括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財務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費用。
【點評】政府會計一章內容變動比較大,建議考生全面掌握本章內容。
三、判斷題
1.【答案】n
【解析】固定資產盤盈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科目,盤虧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點評】固定資產盤盈、盤虧的處理:
(1)盤盈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盤虧固定資產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處理時,按可收回的保險賠償或過失人賠償,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金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盤虧損失”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2.【答案】n
【解析】在企業不提供資金的情況下,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難以償還其現有債務和正常情況下可預期債務的,境外經營應當選擇與企業記賬本位幣相同的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點評】企業選定境外經營的記賬本位幣,還應當考慮的因素有:
(1)境外經營對其所從事的活動是否擁有很強的自主性——沒有自主性則選擇與境內企業相同的記賬本位幣,有自主性的則選擇不同的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2)境外經營活動中與企業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經營活動中占有較大比重——占較大比重的,選擇與境內企業相同的記賬本位幣,不占較大比重的則選擇不同的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3)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是否可以隨時匯回——直接影響且可隨時匯回的應選擇與境內企業相同的記賬本位幣,否則則選擇不同的記賬本位幣;
(4)境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足以償還其現有債務和可預期的債務——不足以償還的,應選擇與境內企業相同的記賬本位幣,反之,應選擇其他貨幣。
3.【答案】n
【解析】應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點評】履約進度屬于估計項目,因此履約進度的變化,屬于會計估計變更。如果是政策項目的變更,則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4.【答案】y
【點評】短期利潤分享計劃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企業應當確認相關的應付職工薪酬,并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
(1)企業因過去事項導致現在具有支付職工薪酬的法定義務或推定義務。
(2)因利潤分享計劃所產生的應付職工薪酬義務能夠可靠估計。
企業根據經營業績或職工貢獻等情況提取的獎金,屬于獎金計劃,應當比照短期利潤分享計劃進行處理。
5.【答案】n
【解析】債權人在重組日,應當將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后的債權公允價值作為重組后債權的賬面價值,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重組后債權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債權人已對該項債權計提了壞賬準備,應當首先沖減已計提的壞賬準備。
【點評】存在或有條件情況下的會計處理
(1)債務人的會計處理
a.重組當時:
借:應付賬款(舊的)
貸:應付賬款(新的本金)
預計負債(或有支出)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
b.當預計負債實現時:
借:預計負債
貸:應付賬款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c.當預計負債未實現時:
借:預計負債
貸: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
(2)債權人的會計處理
a.重組當時:
借:應收賬款(新的本金)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當重組損失額大于已提減值準備時)
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舊的)
信用減值損失(當重組損失額小于已提減值準備時)
b.當或有收入實現時:
借:應收賬款
貸: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c.當或有收入未實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6.【答案】n
【解析】如果以前期間由于沒有正確運用當時已掌握的相關信息而導致會計估計有誤,則屬于會計差錯,應按前期差錯更正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如果是因為最新的信息對相關事項重新估計,且重新估計的金額與之前不同,則屬于會計估計變更,不屬于會計差錯,注意二者的區別。
【點評】注意區分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以及前期差錯更正。發生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時,此前的會計處理并沒有差錯,即以前的會計處理是正確的,只不過是現在發生了變化;而前期會計差錯,是指以前的會計處理有差錯,現在要進行更正。
7.【答案】y
【解析】企業需要在利潤表中分別列示持續經營損益和終止經營損益。需要注意的是,不符合終止經營定義的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或處置組,其減值損失和轉回金額及處置損益應當作為持續經營損益列報;終止經營的減值損失和轉回金額等經營損益及處置損益應當作為終止經營損益列報。
【點評】終止經營是2018年新增的內容,也屬于比較新的內容,因此考試客觀題的概率也比較大,因此建議考生一定也要了解相關內容。
8.【答案】y
【解析】按照準則規定,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均至少應當于每年末進行減值測試的資產有3類: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無形資產。
【點評】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都至少應于每年末進行減值測試的特殊資產,要特殊記憶。
9.【答案】n
【解析】企業從政府取得的經濟資源,如果與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等活動密切相關,且是企業商品或服務的對價或者是對價的組成部分,則不屬于政府補助,而屬于企業收入的組成部分。
【點評】政府補助的判定也是比較常考的內容,要從定義上會判斷。政府補助是給企業的,即受益人是企業,不是其他方,所以本題涉及的情況,政府補助是補償商品或服務的提供方的,并不是補助企業的,所以不屬于政府補助。
10.【答案】n
【解析】工程項目建設期間發生非正常中斷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個月(含3個月)的,事業單位應當將非正常中斷期間的借款費用計入當期費用。
【點評】對于非正常中斷,考試時常常考查的角度如下:
(1)非正常中斷期間的判斷;
(2)非正常中斷的原因判斷;
(3)非正常中斷期間的會計處理。
四、計算分析題
1.(1)【答案】2×18年購買債券時分錄為:
借:債權投資——成本 4 000
貸:銀行存款 3 612
債權投資——利息調整 388
【點評】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應按初始取得時的公允價值計量。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單獨記入“應收利息”,不構成債權投資的初始成本;取得此金融資產時的交易費用,要計入債權投資的初始確認金額。
(2)【答案】①2×18年12月31日:
應收利息=4 000×6.5%=260(萬元)
實際利息收入=3 612×8%=288.96(萬元)
利息調整攤銷=288.96-260=28.96(萬元)
年末賬面余額=3 612+28.96=3 640.96(萬元)
借:應收利息 260
債權投資——利息調整 28.96
貸:利息收入 288.96
【點評】債權投資按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攤余成本其實和債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相同,即指債權投資各明細科目的合計數。
②2×19年12月31日:
應收利息=4 000×6.5%=260(萬元)
實際利息收入=3 640.96×8%=291.28(萬元)
利息調整攤銷=291.28-260=31.28(萬元)
年末賬面余額=3 640.96+31.28=
3 672.24(萬元)
借:應收利息 260
債權投資——利息調整31.28
貸:利息收入 291.28
③2×20年12月31日:
應收利息=4 000×6.5%=260(萬元)
實際利息收入=3 672.24×8%=293.78(萬元)
利息調整攤銷=293.78-260=33.78(萬元)
年末賬面余額=3 672.24+33.78=
3 706.02(萬元)
借:應收利息 260
債權投資——利息調整 33.78
貸:利息收入 293.78
(3)【答案】2×20年12月31日,計提減值的會計分錄為:
借:信用減值損失 800
貸:債權投資減值準備 800
【點評】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的減值,在教材中并沒有詳細介紹,考試若出現,會直接給出減值金額,考生會列示會計分錄即可,無需掌握太深。
2.(1)【答案】2×18年1至9月發生的各項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應該費用化。因為至2×18年9月末,甲公司可以證實該項新工藝必然開發成功,并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標準。所以2×18年1至9月屬于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應全部費用化。
(2)【答案】2×18年1月至9月研究階段: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200
貸:銀行存款 200
2×18年10月至12月開發階段: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120
貸:原材料 120
年末,應將費用化的研發支出予以結轉:
借:管理費用 200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200
2×19年1至6月開發階段: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480
貸:應付職工薪酬 480
2×19年7月1日該項新工藝完成,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
借:無形資產 60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600
(3)【答案】2×18年應納稅所得額=
1 000-200×75%=850(萬元),不存在遞延所得稅,因此所得稅費用=850×25%=212.5(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212.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12.5
(4)【答案】2×19年應納稅所得額=
1 200+600/10/2-600×175%/10/2=
1 177.5(萬元),不存在遞延所得稅,因此所得稅費用=1 177.5×25%=294.38(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294.38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94.38
【點評】對于內部研發的無形資產初始確認時,賬務處理是:
借:無形資產
貸:研發支出
通過這筆分錄可以看出,分錄借貸兩方均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所以會計與稅法對無形資產入賬成本的差額產生的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如果后續計量,會計上的攤銷方法、攤銷年限、凈殘值等和稅務角度一致,那么后續計量轉回的暫時性差異是初始確認時的差異,由于一開始不確認遞延所得稅,所以后續期間也不轉回遞延所得稅。但如果會計上攤銷方法、攤銷年限、凈殘值等和與稅法上的規定不同,那么由此不同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是要確認遞延所得稅的。
五、綜合題
1.(1)【答案】2×18年1月1日取得股權時分錄是: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 1 120
應收股利 80
貸:銀行存款 1 200
2×18年5月3日收到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80
貸:應收股利 80
2×18年12月31日,確認公允價值變動: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380
貸:其他綜合收益 380
2×19年1月8日新購入股權首先將付出對價公允價值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2 800
貸:銀行存款 2 800
此時持股比例達到了30%,應該采用權益法核算,原股權按照公允價值重新計量,原采用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產生的其他綜合收益應在改按權益法核算時轉入到留存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1 500
其他綜合收益 380
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1 120
——公允價值變動 380
盈余公積 38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342
占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15 000×30%=4 500(萬元),大于初始投資成本4 300(萬元)(2 800+1 500),因此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同時確認營業外收入=4 500-4 300=2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200
貸:營業外收入 200
2×19年末要按照乙公司的凈利潤確認投資收益,分錄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600
貸:投資收益 600
期末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4500+600=5 100(萬元),可回收金額為4 200(萬元),所以應該確認減值準備900萬元,分錄是:
借:資產減值損失 9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900
2×20年出售的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4 500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9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4 500
——損益調整 600
投資收益 300
【點評】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核算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對于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應按初始取得時的公允價值計量。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股利,單獨記入“應收股利”,不構成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初始成本;取得此金融資產時的交易費用,要計入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初始確認金額。
(2)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后續按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3)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追加投資轉為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時,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原股權投資在追加投資日的公允價值+新增加投資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視同處置處理,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留存收益,原投資期間產生的其他綜合收益也要轉出,轉入留存收益。
2.(1)【答案】事項(1),為附有銷售退回條件的銷售業務,需確認收入。
收入確認時點:該業務應對因向客戶轉讓商品而預期有權收取對價的部分確認收入,2×18年3月1日應對92%商品確認收入。
會計處理:2×18年3月1日發出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232
貸:主營業務收入 184(200×1×92%)
預計負債——應付退貨款 16(200×1×8%)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2
借:主營業務成本147.2
(200×0.8×92%)
應收退貨成本 12.8
(200×0.8×8%)
貸:庫存商品 160
2×18年3月31日,重新評估退貨率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 4[(10%-8%)×200]
貸:預計負債——應付退貨款 4
借:應收退貨成本 3.2[(10%-8%)×160]
貸:主營業務成本 3.2
【點評】對于附有銷售退回條款的銷售,企業應當在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控制權時,按照因向客戶轉讓商品而預期有權收取的對價金額(即不包含預期因銷售退回將退還的金額)確認收入,按照預期因銷售退回將退還的金額確認負債;同時,按照預期將退回商品轉讓時的賬面價值,扣除收回該商品預計發生的成本(包括退回商品的價值減損)后的余額,確認為一項資產,按照所轉讓商品轉讓時的賬面價值,扣除上述資產成本的凈額結轉成本。
每一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重新估計未來銷售退回情況,并對上述資產和負債進行重新計量,如有變化,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進行會計處理。
事項(2),確認收入。
收入確認時點:交付a商品和b商品時。
會計處理:分攤至a商品的合同價款=750×100/(100+800)=83.33(萬元)
分攤至b商品的合同價款=750×800/(100+800)=666.67(萬元)
2×18年7月1日交付a商品時:
借:合同資產 83.33
貸:主營業務收入 83.33
2×18年8月1日交付b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750
貸:合同資產 83.33
主營業務收入 666.67
事項(3),為附有質量保證條款的銷售業務,需確認收入。
收入確認時點:簽訂合同時。
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302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
合同負債 2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
貸:庫存商品 100
借:銷售費用 5
貸:預計負債 5
甲公司確認的延保服務收費2萬元應當在延保期間根據延保服務進度確認收入。
事項(4),為附有客戶額外購買選擇權的銷售業務,需確認收入。
收入確認時點:銷售商品時。
會計處理:按照積分規則,該顧客共獲得積分100分,其公允價值為200元(因1個積分可抵付2元),不含稅收入額=1080/1.16=931.03。
甲公司的銷售收入應分攤的金額=931.03/(931.03+200)×931.03≈766.40
積分對應金額=931.03/(931.03+200)×200=164.63
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1 080
貸:主營業務收入 766.40
合同負債 164.6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48.97
借:主營業務成本 650
貸:庫存商品 650
事項(5),不需要確認收入。
會計處理:屬于具有融資性質的售后回購交易。2×18年12月1日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464
貸:其他應付款 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4
【點評】對于收入內容,今年教材按新準則重新編寫,因此在今年考試中考查的概率也非常高,考生要全面掌握。
蕓窗e財會,為千萬財會人服務
來源:《中國會計報》8月30日12版
版權聲明:本文采用知識共享 署名4.0國際許可協議 [BY-NC-SA] 進行授權
文章鏈接:http://bjjkllab.cn/news/5489.html
該作品系作者結合行業標準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
客服:13198516101
建筑資質代辦專業顧問:
趙經理
13198516101